2024年8月27日,工信领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共同体2023-2024年度工作情况,分享交流经验,研讨下一步工作思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郝志强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刘明亮副主任出席并主持会议,于琨副主任出席并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信领域30余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代表以及中心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郝志强表示,教考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任务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有关决策部署,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有关要求,立足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责主业,按照金壮龙部长关于抓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要求,围绕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力军、国家队作用,于2023年6月牵头成立“工业和信息化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深入推进人才链服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发展机制,形成产教协同、产教融合、产教共兴的生态格局,以人才链服务支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升,以产业人才培养成果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
郝志强指出,一年以来,教考中心陆续指导近60个工信领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涉及15个产业和技术领域,链接1600余家上下游企业、近300所高水平大学和1200余所职业院校,各行业共同体在服务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行业上下游协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人才培养协同工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存在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还未充分发挥;校企资源共享、渠道公用、场景共建、价值共创的人才培养生态还需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热”、企业“冷”、高校参与度低的局面还需扭转;赋能产业发展还不充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统筹不足,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不平衡不充分,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关注度不够,相关人才培养前瞻性布局不足等问题。
会上,来自智慧住居与产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网络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4位院校和企业代表,分享了所在共同体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数字资源平台和认证体系,以及岗位培养标准、双师培养标准、实训课程标准、典型工作任务、课程资源建设等备受关注的重点工作建设成效,也提出了共同体建设中常见的难点、热点、堵点问题,激发了参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在工信领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作介绍环节,教考中心人才评价处张任同志介绍了联席会工作机制与组织架构。下一步将通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各共同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育人、协同创新,形成统一行为规范和协调机制,持续整合产、学、研、用各方创新和产教资源,发挥工信领域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
教考中心人才评价处曹莉副处长介绍了工信领域产教融合共同体重点工作思路。教考中心将以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搭建人才数据共享平台、编制和发布人才标准、开展人才发展研究和宣传推广、建设和共享人才培养资源、发布人才研究报告等为重点方向,推进各共同体内部的“小循环”及工信领域行业共同体之间的“大循环”,实现化点成珠、串珠成链,为行业发展转型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推动,为社会进步提供有益的贡献和影响。
在交流研讨环节,参会的共同体代表围绕联席会议制度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实体化运作、资源投入与整合、资金和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促进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氛围踊跃、角度多元、讨论深入、反响热烈,集纳了有益的意见、建议,也洋溢出参会共同体对建立联席会制度的坚定期待。
于琨发言并指出,产教融合共同体直面院校、企业双方实际需求,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对推动教育和产业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共同体指导单位还需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共同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做好细化和聚焦,推动共同体工作走深走实。
郝志强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立足工信部主责主业,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工信领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以本次会议为新契机,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强化需求导向。聚焦共同体参与三方主体需求,围绕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企业实际的科研攻关需求、人才供需匹配需求、技术成果转化需求等开展深入调研,分析共性、特性需求,制定需求清单。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共同体建设制度保障,梳理三方问题清单,瞄准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促进技术协同攻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不断修正自身定位、增强价值认同、理清工作职责,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共治、共发展。三是加强服务指导。教考中心作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指导单位,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讨、采取切实有效的落实措施,强化行业资源整合、做好行业共同体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在工信领域的行业标准、人才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更广范围的对接和更高水平的协同,加快形成全要素人才链,以高质量人才供给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