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由工信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职业院校计算机系主任年会在宁波召开。会议以“数智融合・产教协同”为主题,采用1+3组织架构,聚焦人工智能产业与技术发展新趋势、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创新2大核心主题,围绕工信领域产教融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新双高”与“五金”建设开展精准研讨交流。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朱秀梅、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辉、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王懿栋、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资深副会长李畅、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工信行指委计算机分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志强出席会议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副主任刘明亮主持会议开幕式。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王怀民、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宗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名誉校长温涛、百度智能云副总裁贾殿龙等30余名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
朱秀梅指出,要加强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协同,要推动产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有效对接,要加强产业人才标准体系建设,要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训选拔力度,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郝志强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培养壮大一支适应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尤为关键。今年以来,工信行指委计算机分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覆盖面广、委员数量多的优势,广泛调动委员单位积极性,加强人才研究、深挖产业痛点,坚持需求牵引、强化标准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机制,选树典型案例、推广育人成果。一是锚定产业前沿,向教育部申请增补开源技术开发与应用、智能体技术应用等6个新专业,推动专业设置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二是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领域开源人才培养,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供需研究;以产业需求为根本,牵头实施电子信息产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教育强国项目。三是创新校企协同模式,精心打造“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职教周系列活动,邀请人工智能企业开展技术宣讲与场景体验,助力师生走进AI、用好AI。
王怀民理事长在《共享、协同、智慧——从信息化视角兼谈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改革》报告中,阐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次浪潮对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剖析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场景的重塑和升级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大规模开放在线智能体(Moosive Open Oline agenTs)的概念和业态,讲解了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到大规模开放在线实践(MOOP),再到MOOT的三种教育模式的基本原理、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他认为,今天的智能化是信息化中的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我们还要进一步关注从信息化中的智能化向信息化后的智能化变迁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
杨宗凯校长在《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正迈向智慧教育新阶段,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开放、共享、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上,应确立能力为重的新标准,从传统知识本位转向“基础能力—高阶思维—未来素养”三维能力图谱。要通过打造数据驱动的治理模式、推进人机协同教学、构建动态评价体系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等推进高等教育变革新路径。
会议同期举行中心与东软集团签约仪式,开源学苑、专业技术垂类模型建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普及推广中心、产教融合教材资源建设、职业教育数智化人才创新中心、产教融合人才能力标准及相关课题建设等6个产教融合项目启动仪式,中心2024年度第一批研究课题结题仪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人事教育司,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宁波市教育局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同期举办“工信领域产教融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新双高’与‘五金’建设”3个平行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校领导、系主任、专业带头人、职教专家、学者等40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