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多元培训体系不断发展
上海高技能人才总量超百万
中工网讯 日前,记者从上海市人社局了解到,截至去年底,上海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06.8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2.08%。而社会化多元培训体系的不断发展,是创造这一数字的重要原因。仅去年,上海开展职工培训达99万人,其中农民工49.6万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53.4万人。
据了解,上海分类扶持企业广泛开展职工培训。对有培训能力的大企业,鼓励自主开展职工培训;对缺乏培训能力的中小微企业,则建立企业职工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企业培训需求,对接优质培训机构,提供课程开发技术支持等个性化服务。针对农民工技能特点,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春潮行动”。同时,鼓励职工个人自主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素质。
此外,上海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等专项培训。按照试点方案,上海启动了65家试点单位的近百个项目,受到企业广泛欢迎。目前,已培养学徒2271人,其中新录用人员1170人。实施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去年完成养老护理员培训2.2万人。探索开展技师技术更新培训,去年完成培训1836人。
不仅如此,上海还依托重点领域的企业、协会、园区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并辐射带动上下游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前已发展基地102家,建成实训项目147个;推进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到2017年底,已资助首席技师1417人、技能大师工作室145个。
据了解,上海职工年均培训经费已达到1140元。目前,上海正在拓宽资金来源,多渠道加大职业培训经费投入。一方面,统筹用好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开展社会化和专项培训。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培训。从2011年起,上海开征地方教育附加,每年投入约2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培训,资助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实训装备、师资培养等。
本文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记者:钱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