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顺利举办。本届大赛在济南、烟台、济宁、淄博、聊城5地同步开赛,历时3天。大赛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总工会、共青团山东省委共同主办,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会委员会具体承办,是省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
本届大赛以“产才融合·技能报国”为主题,对标国家战略前沿和产业尖端,紧扣我省产业升级的急需紧缺领域,共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工业机器人、RISC-V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工业大数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等6大赛项,吸引全省382名职工、358名学生报名参赛,赛项数量、参赛规模较上一届分别提升50%和48%,充分体现了我省工信领域技能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项侧重考察选手在汽车感知、决策、执行及V2X等技术环节的装调测试、故障诊断、多系统集成联调和仿真验证的综合能力;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主要考察选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融合应用能力;RISC-V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赛项侧重考察选手在RISC-V等架构开发以及芯片设计、仿真、测试、系统应用等环节的理论和实操综合能力;工业大数据赛项主要考察选手工业大数据平台技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算法等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赛项侧重考察选手场景数字化分析与建模、产线仿真与运维、数字化解决方案交付与运营等运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制造业关键场景转型问题的综合能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赛项主要考察选手工业网络组网、标识解析应用、工业数据采集、工业互联网系统诊断与维护的能力。
开幕式现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我省始终将构建“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作为重点任务,推进传统产业焕新、优势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全力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而产业的迭代升级、体系的完善构建,根本上离不开人才支撑,特别是能攻克技术难题、适配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更是打通产业链创新链“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工信事业行稳致远的核心动能。
比赛中,选手们屏息凝神,全神贯注,或俯身精密设备对车联系统进行毫厘校准,借助AI赋予工业机器更多智慧,或让指尖与代码在机器中游走,让沉睡的工业数据焕发新生,或以数字孪生重构生产场景,以组网解析实现工业互联……现场既有键盘敲击与设备运行的紧凑节奏,也有凝眉思索与豁然开朗的生动表情。每一位选手都在技术与时间的博弈中,展现出精湛的专业技艺和沉稳的实战能力。
大赛的举办,为我省工信领域技能人才搭建了一个开拓视野、展示才华的舞台,对壮大我省工信领域技能人才队伍、破解产业发展“人才瓶颈”具有重要意义。省选拔赛结束后,各赛项将分别选派2队优秀选手(1队职工组,1队学生组)代表我省,参加11月下旬在重庆举办的国赛。